综合新闻

以赤诚之心,筑学术高塔——记威尼斯官网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谢昭新教授

发布日期:2015-12-11

       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精力充沛、和蔼可亲,这是刚刚当选为新一届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的谢昭新教授一直以来展现给我们的状态。2009年,谢昭新接受“淮南名人采访录”时是这样讲道:“人生没有终了的成功,每次成功都是新的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会有说不尽的艰难,我用勤奋、坚韧突破那‘艰难’,因而那‘艰难’也就变成乐观进取的通道了。”
       让我们一起走近谢教授,听听他成功背后的故事。


退而不休 言传身教


       1974年8月,谢昭新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为了充实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1981年到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进修中国现代文学,并在之后的学术研究上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谢昭新于2008年进入1929cc威尼斯任职,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文学院院长等职务。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他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现当代著名作家研究上,著述甚丰。谈及退休后选择投身民办教育的原因,他说道:“人要不断地行走才不会退步,在自己还满怀热情,精力充沛的时候,不应该停歇脚步,我想在更多方面继续突破自己,也希望为民办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谢昭新回忆自己初来新华的情景,“那时的学院没有现在大,但是我可以感受到教师和学生们默默的努力。我想发挥自己的价值去帮助他们。”自2008年6月入职以来,谢昭新带领学院成功申报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本科专业。在他的培养和帮助下,青年教师在学历、职称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3人考取在职博士,3人获评副教授职称,2人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以前我在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任职时,注重学术、传统以及基础研究,来到新华后面对应用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上,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他笑着说:“但是调整得很快,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工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应用能力,作了很多改变和创新。”为了深入应用性研究,谢昭新撰写的《两淮文化与民间艺术》在2008年获文化部文化艺术科研项目立项;2010年,他主持的《两淮文化与民间歌舞的历史传承及当代价值》获批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
       除了学术研究工作,谢昭新常常百忙之中给学生作学术讲座,与新华学子畅谈文学与人生,讲台上,年过花甲的他永远神采奕奕、精神抖擞。“文学来自于生活,文学创作要“为人生”,文学可以弘扬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宣扬传统道德、培养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文学可以反映人的情感生活,净化人的心灵,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因此文学是伟大的,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精神食粮。”“谢教授丰富的学识和激情四溢的演讲吸引了我,只要是他的报告,我们寝室人都会去听。”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新闻2班的刘青青是谢教授的“粉丝”。
       “学生们都爱听谢教授的讲座,有时我也会旁听,因为他也是我曾经的老师,我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时,他教授我们《现当代小说理论》课程,那个时候我就很敬佩他,现在想重新感受他的教学魅力。”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马兰老师说道。在谢昭新的带领和引导下,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还会经常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为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帮助学生近距离感受大师的魅力。
       私下里,谢昭新还会亲切地与学生接触,为他们提供考研辅导,甚至仔细到学生参加复试所要注意的每一个事项。“能够顺利走进我所心仪的大学继续深造,离不开教授和老师的帮助,其中我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谢教授,在我准备复试时,他告诉我需要准备的各个细节,包括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并鼓励我要相信自己。我特别希望他一切都好,健康快乐。 ”如今已经在安徽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的张洁琼说道。
       “正确引导,热情鼓励,激发兴趣,培养素质”是他对自身教子方法的总结,这一方法也被他运用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的儿子谢琰2010年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从小学一年级他就能认真地静下心来看书了,他看到爸爸在看书,他自己就学会了,因此言传身教是每一位老师应具备的职业操守,这也是我在工作中对青年教师耳提面命的要求。”谢昭新说道。
 

刻苦钻研,业精于勤


       谈及谢教授刚刚当选为新一届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一事,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翟荣兵说道:“谢教授当之无愧!”
       作为国内著名的老舍研究家,谢昭新撰写了《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老舍与中外文化综论》等专著和《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论老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 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老舍小说理想爱情叙事论》、《论老舍小说的中国形象》等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认老舍小说理想爱情叙事》2011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专著《老舍与中外文化综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前不久刚刚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老舍文化是谢昭新最爱的话题。从少年开始,他就爱读老舍,有时他捧着书看到入迷时,总是会忽略身边的声音,连家人喊吃饭都听不到;有时他在睡觉前看上一会,看着看着直到深夜,陶醉在其中的情节根本无法中断;有时为了品味一本书他会看上很多遍,特别是在写研究论文的时候,一遍一遍地品读分析,不厌其烦。《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等作品都是他最好的“伙伴”。
       “老舍是穷人,在贫民窟里长大,我也出身农民家庭,从小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老舍的性格外圆内方,我自己的脾性也是如此,这些使我对老舍和老舍文学有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说起与老舍的结缘,谢昭新感叹道,“在老舍的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幽默式语言是老舍语言的一大特征,在谢昭新身上也处处体现着老舍的“幽默”,他回忆说:“老舍的幽默确实影响到我,有一次去北京出差,挤公共汽车时不小心踩了一个小伙子的脚,他犹如条件反射一样说了一句‘对不起’,我当时立即回了一句‘没关系’,小伙子愣愣的看了我一眼,然后两个人都笑了。”除了生活中,在教学中他也利用了幽默风趣的的语言风格,经常会插入活泼的互动环节。
       如果说老舍的幽默让谢昭新对生活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那老舍的“孝”道则让他更懂得孝的真正内涵。“老舍在从教后,把自己的每一笔工资都交给母亲,1924年到英国讲学,每月工资也都按时寄回家给母亲,自己却省吃俭用,一件旧西装洗了穿,穿了洗也不舍得买件新的。1937年抗战爆发,他离家逃难时只带了50块钱,为的是养活家小老母。”谢昭新敬佩地说。“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老舍的感染下谢昭新更加孝顺自己的父母,不管身在何方,他都会抽出时间回家探望。“我想无论我走了多远,对家乡的这份情感都不会减退,因为它养育了我。特别是我的母亲,她对爷爷的照顾和孝顺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我的家庭影响着我,所以我更爱它。”“谢教授是我们全院老师学习的榜样,他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术和行政工作上,还有他对家的珍惜,看到谢教授对家庭的奉献,我们都自惭形秽。”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副院长孙鹏飞说道。
       虽然如今成果颇丰,但是在研究老舍文学的过程中谢昭新教授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当研究进入瓶颈时,我会开始质疑自己,总觉得开头不太完美,于是一遍一遍的删改、重写,推翻自己最初所写的文字,直到自己认为完美。”谢昭新教授认真地说,“查阅书籍资料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再加上事实真伪的求证,又给研究增加了难度。”但是谢昭新坚持了下去,自1977年,他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第一篇文章《谈谈老舍的<骆驼祥子>》,并在1984年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老舍文学研讨会,直至2015年,谢昭新已连续参加了十届全国老舍学术研讨会、七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术之路无止境,学贵精诚在创新”,这是谢昭新对学术研究者的寄语,也是他多年来学术研究一直坚持的信仰和目标。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王群芳老师也开拓并坚持对民俗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突破。“老爷子真的给了我很大动力,他在后期的研究中也把方向放在了民俗文化上,我的研究主要是民俗中的婚礼文化,两者虽有不同,但是他对研究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能有他的栽培我很幸福。”王群芳眼睛湿润着说。
       “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在新华这几年,能够为学校、为学生做更多的事情,我觉得非常有价值。”谢昭新诚恳地说道,“看到华园学子朝气蓬勃的面孔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在辅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得到提升,对于过去的所有经历,我都是感激的,我觉得人应该学会‘感恩’, 这样我们才能积极地面对未来,创造未来。”

(供稿: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 审核:代玲玲  责任编辑:王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