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系列报道之八:华园青年观察团调研梓树村当地特色文化
发布日期:2018-07-19
本网讯(通讯员:杨雨婷)文化是历史文明的积淀,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先进的文化对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有着重大战略意义,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力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头陀镇梓树村的历史发展历程当地特色文化,7月6号,在头陀镇梓树村村干部的带领下,华园青年观察团通过实地参观进行对当地特色文化发展的主题调研,志愿者们在感受优秀文化力量的同时,领略了优秀文化深深熔铸在历史、实践和民族之中,具有物质力量难以匹敌的精神力量。
参观头陀党建广场,看今朝昌盛繁荣
7月6号清晨,华园青年观察团在梓树村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头陀镇党建广场进行参观。流光溢彩的中式石壁上雕刻着“永远跟党走”;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刻在12块大理石上;蔚然耸立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纪念碑……来到头陀镇党建文化广场,整洁庄重的园景、精心设计的图文以及“红色党旗处处飘”的热烈气氛影响着华园青年观察团的每一位队员。
谒革命文化遗址,忆峥嵘岁月
来到党建广场,一座头陀镇暴动的雕像矗立在广场的正中央,雕像反映了历史中的头陀河的暴动事件。通过村民们的介绍,华园青年观察团了解到这段光辉的历史,头陀河暴动总指挥是黄埔军校的胡祥仁同志。1930年3月上旬,霍山县委指示头陀河党组织,迅速组织武装暴动。胡祥仁与战友们商定,成立暴动指挥部,胡祥仁任总指挥。在为暴动的准备阶段,胡祥仁用硝磺,自制弹药,他们以开铁匠铺作掩护,办起地下兵工厂,日夜赶制刀枪。经过三个月的准备,1930年4月16日,在头陀河举行武装暴动,暴动大会在位于头陀河之北的石盆召开。胡祥仁在那里宣布成立霍山县第四区第四乡苏维埃政权,并宣布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工农专政、土地归还农民、等十条纲领。顿时,“拥护共产党”“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震动山岳,暴动的人们就将堆放在台左的从地主家没收的田契和借据点火燃烧,标志着头陀河暴动取得胜利。一段段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让华园青年观察团的志愿者们心生敬佩之情。
重回历史故地,品味特色红色文化
华园青年观察团在头陀镇党建广场上参观结束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梓树村狮子河大峡谷,狮子河峡谷位于岳西县头陀镇头陀村境内,被群山围绕,据村干部讲述道,狮子河大峡谷是典型的地质作用,它处于头陀逆平移断层地带,由于河流的长久侵蚀切割,穿凿出如今深邃的大峡谷。峡谷内诸多水潭散落有致;有的深不见底,有的清澈明净。深入峡谷腹地,多块岩石如双狮子山如饮如卧,由此而来狮子河大峡谷之名。华园青年观察团在峡谷中发现一处山洞,山洞边的石头上写着“石屋”两字,“石屋”门前有一架石凳子“石屋”里有类似锅、碗的残留。村干部向志愿者们介绍,此处的“石屋”正是头陀河暴动时期,农门战士们为了休息、为了作战,在这处石屋中生活,解决基本的生活住所需求。战士们曾在这“石屋”里生活,在这里共商战事。狮子河大峡谷中的“石屋”是一处独具文化特色意味的红色文化遗址。
美丽头陀梓树村,特色绿色生态文化
华园青年观察团一行了解到头陀镇的历史文化历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府给予农村地区的惠民政策,梓树村抓住时代机遇,着重发展当地绿色生态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梓树村因地制宜,根据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梓树村发展绿色农业以及绿色生态旅游文化,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建设带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业文化,华园青年观察团了解到梓树村的红心猕猴桃、岳西翠兰茶叶、流水养鱼业、光伏产业、狮子河大峡谷、黑龙湾等一些各具生态性质的特色生态绿色文化以及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增添了许多动力,同时也增强了梓树村的绿色生态文化建设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
梓树村一直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乡村的地域特色,科学谋篇布局,努力发展独居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推动实现梓树村村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齐发展的目标。
(审核:汪俊东 责任编辑:赵彩虹)